2025年城中区政府本级预算公开

来源: 城中区财政局  |   发布日期: 2025-03-05 11:32      

城中区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226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城中区财政局局长钱雪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城中区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资金保障为抓手,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注重财政风险控制,为城中区三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受经济持续下行影响,全区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80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3134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6686万元(全部为上级转移支付)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构成为:(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35万元,下降1%;(2上级补助收入51738万元,下降18%3)上年结余27788万元,增长185%;(4)债务转贷收入2565万元,下降23%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构成为:(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637万元,增长8%;(2)上解支出7703万元,增长4%

2.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35万元,下降1%其中:区本级税收收入69054万元,下降2%。主要项目为:增值税13286万元,企业所得税5232 万元,个人所得税309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5612万元,房产税23477万元,印花税4448万元,车船税13905万元。

区本级非税收入6881万元,增长10%。主要项目为:专项收入2336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776万元,罚没收入424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342万元,其他收入3万元

3.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637万元。主要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21万元,国防支出14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673万元,教育支出5120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3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5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74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0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635万元,农林水支出89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2万元,金融支出250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94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62万元,其他支出21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66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万元

按财政部口径计算,民生支出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1031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3%

4.区本级预备费执行情况

区本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1778万元,全年动用预备费187万元,已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相关支出科目主要支出科目为:教育支出187万元。未动用部分1591万元全部统筹用于平衡当年预算。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执行情况

2023年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963万元2024当年未安排、未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4年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963万元。

(二)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371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4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937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上级补助收入450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4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自治区代发专项债)237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345万元。主要项目为:金融发展专项资金925万元,新增政府债券用于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资金909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844万元,福彩公益金583万元,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135万元,清理拆除违建工作经费172万元等。

(三)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3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16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构成为:上级补助收入233万元,上年结余613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30万元。主要项目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支出276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68万元,市属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及遗孀补助支出186万元。

(四)2024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76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333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34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1073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692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39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692万元。

(五)2024年政府债券资金执行情况

截至2024年末,我区政府债券限额共13104万元,支出7330万元。2024年新增一般债券限额2565万元,暂未支出;专项债券限额为2370万元,支出137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定向投入2024年度城中区城镇老旧住宅主体改造工程(一期至四期)、城中区棚户区与城市危险老旧建筑改造项目、河东教师宿舍以及农村公立学校校舍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等领域;专项债券集中用于桂惠贷普惠金融项目与清偿政府历史遗留的企业债务。债券本金、利息与发行费用全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确保资金运用遵循规范流程。对项目资金流向、施工进展、运营状况等重要节点实施监控,动态录入预算一体化管理平台与政府债券穿透式监测体系,以技术手段实现对政府债券项目的全方位、多维度风险管控。

(六)2024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科学谋划、一体推进巩固财源建设成果,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强调兜牢三保底线这个首要任务,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在当前财政紧平衡成为常态和财政金融风险叠加的情况下,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统筹资源壮财力、厉行节约保重点、精准预算优支出、绩效管理增效益等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水平。

1.积极主动作为,聚力培育产业财源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增能。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强化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涵养税源,全年拨付桂惠贷贴息资金3379万元。继续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以国家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多方合力打出组合拳,推动辖区零售企业销售再创新高,拨付企业扶持奖励及活动促销经费901万元。聚焦新业态集聚区发展,安排园区发展经费238万元,带动实现营收约8亿元。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强化财政保障能力,按月通报各部门向上争取资金情况,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全年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54303万元。

2.坚持分类施策,助力民生持续改善

严格落实三保政策执行,明确城区三保主体责任。虽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但仍然每年坚持把7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全年安排教育支出5120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超过40%2024年城中区作为广西首批三个县区之一,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资格审查,接受国家督导局专家组的实地核查。加大新办校基础设施投入,近四年来共实施教育设施新建、改扩建项目36个,总投资4.61亿元,扩容学位7050个,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88万元,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12963万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26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支付率超90%,排在四城区前列。

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近两年来持续投入约2.67亿元,改造项目涉及163个居民小区,有效提高辖区居民居住质量。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全年安排公共安全经费3457万元、禁毒经费118万元,2024年自治区禁毒委员会取消我区毒情预警通告,禁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3.聚焦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水平

明确过紧日子要求,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财政部门严格落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有关措施,出台城中区过紧日子工作方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安排三公经费,大力压减非刚性、非必要项目支出,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年三公经费支出37万元,较上年下降15%

坚持清收盘活并举,加大资金清理收回力度,全年收回存量资金1638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记实及统筹用于平衡当年预算。组织相关单位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工作,开展两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开招租工作,对23处国有资产租赁权进行公开拍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依托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聚力关键环节,建立全周期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组织全区部门开展2023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20241-8月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完成54个部门整体及1713个预算项目的绩效自评,抽取119个项目进行监控结果复核评价,涉及项目金额9.41亿元。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评分,部门整体绩效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部门占90.74%,项目绩效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项目占65.98%。对政府新增债务支持农村公办学校校舍安保工程建设等四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有两个项目。

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成本,对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开展2023年中小企业预留执行情况公告工作,确保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有效落实,不断提升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截至目前,城中区政府采购项目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比例超90%

(七)预算执行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财政运行中收入趋缓、支出攀升、体制不顺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确保财政稳定运行的难度日益加大。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部分经济指标仍处于恢复期,相关支撑行业营业收入仍低位运行。二是三保支出、刚性需求显著增长,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资金需求增加,财政保障压力仍然较大,收支仍处于紧平衡态势。三是财政资源统筹能力还不强,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配套事项多且繁杂,上级有关部门通过布置工作任务,要求城区安排配套资金的情况较普遍,给城区造成较大配套压力。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

2025年财政运行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收入方面,受财政体制调整因素的影响,全年税收收入将呈增长态势,但具体增幅不确定性较大。支出方面,将继续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的情况下,暂停支付非三保支出事项。对于市与城区财政体制调整方案的实施,提前做好收入预测工作,及时研判收支情况变化,尽早做出调整。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2025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加强财源建设和财政资源统筹,推进预算编制方式改革,强化中央、自治区、柳州和区委、政府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支出;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着力提高年初预算细化率和到位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审机制;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2025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根据以上预算编制总体思路,城中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9740万元,较上年增长5%

(四)2025收入预计及支出安排

按照过紧日子有关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综合考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情况,优先保障工资、社保等刚性支出,合理保障部门正常履职运转的必要支出,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计安排如下:

1.2025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12025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安排15440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安排154403万元,财政预算收支保持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主要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97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计22716万元预计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2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6686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主要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20300万元;上解支出预计7417万元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26686万元

22025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安排7974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安排72950万元。主要项目为:增值税预计14090万元,企业所得税预计5510万元,个人所得税预计326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预计5930万元,房产税预计24790万元,印花税预计4690万元,车船税预计14680万元。

非税收入预计安排6790万元,主要项目为:专项收入预计235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计2790万元,罚没收入预计43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预计1220万元。

32025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安排120300万元,重点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安排民生支出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预计883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3%具体支出科目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计21548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机关事务支出社区、村基层政权建设。安排企业发展经费、创城经费、信创工程经费等项目。

国防支出预计63万元。主要为民兵训练中心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预计4092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公安、司法的行政支出。安排雪亮工程、禁毒经费、城中公安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设备采购等项目

教育支出预计52161万元。主要安排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经费、教师体检费、教师培训费、各学校项目经费、暑期维修、历年政府采购尾款、校园安全保障等项目。

科学技术支出预计1845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对城区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科技经费支持、科技企业扶持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303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欢乐城中品牌活动,推动旅游品牌化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计1339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支持优抚事业发展安排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高龄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项目。

卫生健康支出预计3064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职工体检、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托育机构服务项目、城乡医疗救助金城区配套等项目。

节能环保支出预计11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森林环境保护项目。

城乡社区支出预计15603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改善,提升城乡风貌,推进城市执法工作等安排环卫清洁项目、市政公厕市场化运作服务采购、两违经费、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等项目。

农林水支出预计596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扶持农业生产安排现代特色农业项目配套扶持、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项目经费。

交通运输支出预计24万元。主要安排用于道路交通养护相关经费。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预计171万元。安排电子政务外网二期项目经费。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5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自然资源相关事务。

住房保障支出预计1110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公积金支出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计75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安全生产监督、应急管理工作及城中消防大队工作经费。

预备费预计1203万元。

其他支出预计3753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339万元。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万元。

2025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5区本级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收入9370万元,结余安排的支出9370万元,收支平衡

2025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1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2万元,收支平衡。

2025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463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1431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预计结余321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预计1114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计13525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计793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计13525万元。

)扎实做好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2025年我们将紧扣中心工作,精打细算用好财政资金,坚持严的基调,出台严的制度,采取严的举措,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以节约型财政助力建设节约型政府,为城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1.精准发力培植财源,推动财税稳步增长

锚定三区建设主攻方向,提升造血能力,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财力基础,顶格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稳固传统财源,壮大新兴税源,坚持放水养鱼。开展地方税源培植壮大、非税收入扩面提质、国有资产清理盘活等行动,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产业发展,精准跟踪财源税源,深入挖掘收入潜力。提升项目谋划能力,更多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

2.多措并举创新思路,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重点任务,集中财力办大事。在用好有限增量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对各类财政资金实现动态管理。与上级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紧盯各类政策资金动向,优化争资争项举措。切实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不该花的钱不花,能节省的尽量节省,有效的事办好,无效的事不做,急需办的事抓紧办,超过承受能力的事缓办,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

3.数字赋能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重视数字财政建设,更多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支撑财政管理。增强忧患意识,防微杜渐控风险,坚持抓早抓小、居安思危,强化债务风险监控,开展常态化债务日常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联合纪委监委、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对政府资金实施有效监管,形成整体监督合力,严肃财经纪律,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范财政廉政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各位代表,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有力的工作措施迎接各种新挑战、新要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支持下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资金保障为抓手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样板区、新业态融合发展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员:罗征天  审核领导:高梦佳  联系电话:2094708)



×
×
2025
2025年城中区政府本级预算公开
  发布日期:2025-03-05 11:32  来源:城中区财政局

城中区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

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226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城中区财政局局长钱雪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城中区本级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以资金保障为抓手,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注重财政风险控制,为城中区三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受经济持续下行影响,全区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580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3134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6686万元(全部为上级转移支付)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的构成为:(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35万元,下降1%;(2上级补助收入51738万元,下降18%3)上年结余27788万元,增长185%;(4)债务转贷收入2565万元,下降23%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构成为:(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637万元,增长8%;(2)上解支出7703万元,增长4%

2.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35万元,下降1%其中:区本级税收收入69054万元,下降2%。主要项目为:增值税13286万元,企业所得税5232 万元,个人所得税309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5612万元,房产税23477万元,印花税4448万元,车船税13905万元。

区本级非税收入6881万元,增长10%。主要项目为:专项收入2336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776万元,罚没收入424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342万元,其他收入3万元

3.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637万元。主要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521万元,国防支出14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673万元,教育支出5120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39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51万元,卫生健康支出74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0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3635万元,农林水支出89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22万元,金融支出250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6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94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162万元,其他支出21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66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万元

按财政部口径计算,民生支出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10312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3%

4.区本级预备费执行情况

区本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1778万元,全年动用预备费187万元,已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相关支出科目主要支出科目为:教育支出187万元。未动用部分1591万元全部统筹用于平衡当年预算。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执行情况

2023年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963万元2024当年未安排、未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4年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2963万元。

(二)2024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371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45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937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上级补助收入450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44万元,债务转贷收入(自治区代发专项债)237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345万元。主要项目为:金融发展专项资金925万元,新增政府债券用于支付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资金909万元,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844万元,福彩公益金583万元,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135万元,清理拆除违建工作经费172万元等。

(三)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4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3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16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主要构成为:上级补助收入233万元,上年结余613万元。

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30万元。主要项目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财政补助支出276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68万元,市属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及遗孀补助支出186万元。

(四)2024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76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333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434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1073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2692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639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2692万元。

(五)2024年政府债券资金执行情况

截至2024年末,我区政府债券限额共13104万元,支出7330万元。2024年新增一般债券限额2565万元,暂未支出;专项债券限额为2370万元,支出137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资金定向投入2024年度城中区城镇老旧住宅主体改造工程(一期至四期)、城中区棚户区与城市危险老旧建筑改造项目、河东教师宿舍以及农村公立学校校舍安全长效机制建设等领域;专项债券集中用于桂惠贷普惠金融项目与清偿政府历史遗留的企业债务。债券本金、利息与发行费用全部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确保资金运用遵循规范流程。对项目资金流向、施工进展、运营状况等重要节点实施监控,动态录入预算一体化管理平台与政府债券穿透式监测体系,以技术手段实现对政府债券项目的全方位、多维度风险管控。

(六)2024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2024年,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科学谋划、一体推进巩固财源建设成果,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强调兜牢三保底线这个首要任务,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在当前财政紧平衡成为常态和财政金融风险叠加的情况下,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统筹资源壮财力、厉行节约保重点、精准预算优支出、绩效管理增效益等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水平。

1.积极主动作为,聚力培育产业财源

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增能。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强化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助力企业减负增效涵养税源,全年拨付桂惠贷贴息资金3379万元。继续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以国家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多方合力打出组合拳,推动辖区零售企业销售再创新高,拨付企业扶持奖励及活动促销经费901万元。聚焦新业态集聚区发展,安排园区发展经费238万元,带动实现营收约8亿元。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强化财政保障能力,按月通报各部门向上争取资金情况,充分调动部门积极性,全年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54303万元。

2.坚持分类施策,助力民生持续改善

严格落实三保政策执行,明确城区三保主体责任。虽然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但仍然每年坚持把7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保障,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全年安排教育支出5120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超过40%2024年城中区作为广西首批三个县区之一,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资格审查,接受国家督导局专家组的实地核查。加大新办校基础设施投入,近四年来共实施教育设施新建、改扩建项目36个,总投资4.61亿元,扩容学位7050个,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88万元,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12963万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26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支付率超90%,排在四城区前列。

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近两年来持续投入约2.67亿元,改造项目涉及163个居民小区,有效提高辖区居民居住质量。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全年安排公共安全经费3457万元、禁毒经费118万元,2024年自治区禁毒委员会取消我区毒情预警通告,禁毒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3.聚焦深化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水平

明确过紧日子要求,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财政部门严格落实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有关措施,出台城中区过紧日子工作方案,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从严安排三公经费,大力压减非刚性、非必要项目支出,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年三公经费支出37万元,较上年下降15%

坚持清收盘活并举,加大资金清理收回力度,全年收回存量资金1638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员职业年金记实及统筹用于平衡当年预算。组织相关单位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处置工作,开展两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开招租工作,对23处国有资产租赁权进行公开拍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促进国有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依托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聚力关键环节,建立全周期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组织全区部门开展2023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20241-8月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完成54个部门整体及1713个预算项目的绩效自评,抽取119个项目进行监控结果复核评价,涉及项目金额9.41亿元。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评分,部门整体绩效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部门占90.74%,项目绩效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项目占65.98%。对政府新增债务支持农村公办学校校舍安保工程建设等四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复核评分等级在二等以上的有两个项目。

持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降低企业参加政府采购成本,对公开招标限额以下的项目免收投标保证金。开展2023年中小企业预留执行情况公告工作,确保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有效落实,不断提升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度。截至目前,城中区政府采购项目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比例超90%

(七)预算执行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当前财政运行中收入趋缓、支出攀升、体制不顺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确保财政稳定运行的难度日益加大。一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部分经济指标仍处于恢复期,相关支撑行业营业收入仍低位运行。二是三保支出、刚性需求显著增长,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资金需求增加,财政保障压力仍然较大,收支仍处于紧平衡态势。三是财政资源统筹能力还不强,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四是配套事项多且繁杂,上级有关部门通过布置工作任务,要求城区安排配套资金的情况较普遍,给城区造成较大配套压力。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

2025年财政运行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收入方面,受财政体制调整因素的影响,全年税收收入将呈增长态势,但具体增幅不确定性较大。支出方面,将继续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的情况下,暂停支付非三保支出事项。对于市与城区财政体制调整方案的实施,提前做好收入预测工作,及时研判收支情况变化,尽早做出调整。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

2025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加强财源建设和财政资源统筹,推进预算编制方式改革,强化中央、自治区、柳州和区委、政府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低效无效支出;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着力提高年初预算细化率和到位率;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健全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审机制;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驱动实现预算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2025年财政收入预期目标

根据以上预算编制总体思路,城中区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9740万元,较上年增长5%

(四)2025收入预计及支出安排

按照过紧日子有关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严控一般性支出,综合考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情况,优先保障工资、社保等刚性支出,合理保障部门正常履职运转的必要支出,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计安排如下:

1.2025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12025收支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安排15440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安排154403万元,财政预算收支保持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主要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797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计22716万元预计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26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6686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主要构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120300万元;上解支出预计7417万元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26686万元

22025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安排7974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安排72950万元。主要项目为:增值税预计14090万元,企业所得税预计5510万元,个人所得税预计326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预计5930万元,房产税预计24790万元,印花税预计4690万元,车船税预计14680万元。

非税收入预计安排6790万元,主要项目为:专项收入预计235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预计2790万元,罚没收入预计43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预计1220万元。

32025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安排120300万元,重点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安排民生支出和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预计8837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3%具体支出科目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预计21548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机关事务支出社区、村基层政权建设。安排企业发展经费、创城经费、信创工程经费等项目。

国防支出预计63万元。主要为民兵训练中心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预计4092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公安、司法的行政支出。安排雪亮工程、禁毒经费、城中公安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设备采购等项目

教育支出预计52161万元。主要安排聘用教师、控制数教师经费、教师体检费、教师培训费、各学校项目经费、暑期维修、历年政府采购尾款、校园安全保障等项目。

科学技术支出预计1845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对城区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提供科技经费支持、科技企业扶持等。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计303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欢乐城中品牌活动,推动旅游品牌化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计1339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支持优抚事业发展安排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高龄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项目。

卫生健康支出预计3064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安排职工体检、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托育机构服务项目、城乡医疗救助金城区配套等项目。

节能环保支出预计11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森林环境保护项目。

城乡社区支出预计15603万元。主要安排用于推动城乡环境卫生改善,提升城乡风貌,推进城市执法工作等安排环卫清洁项目、市政公厕市场化运作服务采购、两违经费、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等项目。

农林水支出预计596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乡村振兴工作,扶持农业生产安排现代特色农业项目配套扶持、水土保持、防汛抗旱等项目经费。

交通运输支出预计24万元。主要安排用于道路交通养护相关经费。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预计171万元。安排电子政务外网二期项目经费。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5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自然资源相关事务。

住房保障支出预计1110万元。主要用于在职人员公积金支出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预计757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安全生产监督、应急管理工作及城中消防大队工作经费。

预备费预计1203万元。

其他支出预计3753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339万元。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万元。

2025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5区本级政府性基金上年结余收入9370万元,结余安排的支出9370万元,收支平衡

2025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1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2万元,收支平衡。

2025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4639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1431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预计结余321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预计1114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计13525万元。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主要构成为:(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计793万元;(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计13525万元。

)扎实做好2025年财政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2025年我们将紧扣中心工作,精打细算用好财政资金,坚持严的基调,出台严的制度,采取严的举措,不断加强财政资源科学统筹和合理分配,以节约型财政助力建设节约型政府,为城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财力保障。

1.精准发力培植财源,推动财税稳步增长

锚定三区建设主攻方向,提升造血能力,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财力基础,顶格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稳固传统财源,壮大新兴税源,坚持放水养鱼。开展地方税源培植壮大、非税收入扩面提质、国有资产清理盘活等行动,提升财政综合保障能力。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产业发展,精准跟踪财源税源,深入挖掘收入潜力。提升项目谋划能力,更多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

2.多措并举创新思路,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聚焦重点任务,集中财力办大事。在用好有限增量的基础上,下大力气盘活调整存量,对各类财政资金实现动态管理。与上级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紧盯各类政策资金动向,优化争资争项举措。切实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不该花的钱不花,能节省的尽量节省,有效的事办好,无效的事不做,急需办的事抓紧办,超过承受能力的事缓办,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

3.数字赋能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重视数字财政建设,更多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支撑财政管理。增强忧患意识,防微杜渐控风险,坚持抓早抓小、居安思危,强化债务风险监控,开展常态化债务日常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联合纪委监委、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政直达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对政府资金实施有效监管,形成整体监督合力,严肃财经纪律,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范财政廉政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各位代表,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财政部门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有力的工作措施迎接各种新挑战、新要求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支持下扑下身子埋头苦干,以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资金保障为抓手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样板区、新业态融合发展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员:罗征天  审核领导:高梦佳  联系电话:2094708)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柳州市城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

网站信箱:czqgxj@126.com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127号

备案号:桂ICP备:1200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