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6-12-05 18:00       |  浏览量: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4日在城中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城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鸿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城中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品质城中、幸福生活”,打造柳州“城市生活核心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和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认真履行“发展经济、管理城市、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初步统计(下同),全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7.5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10%;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20.01亿元,增长13%,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位列广西各县区第一和第二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7亿元,增长68.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5元,增长11.99%;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0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GDP、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均位列四城区第一位。城中区荣获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县(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区)、2010-2012年度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西知识产权试点县(市、区)、柳州市2012年服务业发展优秀县(区)综合考评第一名、柳州市政务服务星级城区,以及自治区唯一连续荣获依法行政先进市县(区)、全市唯一的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三产富区”,着力彰显城区特色,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完成城中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全区服务业发展。辖区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7.40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5%。以五星步行街、龙城路为龙头的五星中央活动区(CAZ)集聚优势明显,河东柳来河中央商务区(CBD)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商业项目有序推进,五象百货开业,南宁百货进驻锦业城市广场,万达广场、正菱大厦等项目开工,商业龙头地位及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东郡、阳光100、中房世纪广场、荣和天誉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高端百货、品牌餐饮、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等相继进驻,楼宇经济效益突显,经济活力明显提升。金融业标杆作用进一步增强,民生银行柳州分行、桂林银行柳州分行相继营业,形成了拥有浦发、光大、华夏、招商、中信、兴业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华安小额贷款、中联融资担保、西部证券、渤海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金融集聚区,金融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完成“龙城十二谷”[1]项目规划,都市休闲观光旅游业有序发展。

    工业农业经济平稳增长。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推动工业产业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升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4.80亿元,增长7.60%,完成更新改造投资22.62亿元,增长23.70%。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编制实施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强化实用技术培训,红肉蜜柚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产早熟抗病辣椒、芦笋等无公害新品种进一步推广。重点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户增收方式逐渐多样化。加快推进农村三产用地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滨水大道山体林相景观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辖区森林火灾受害率为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深入实施。水产畜牧生产平稳增长,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全面推进,免疫密度100%。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开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

    招大引强工作成效凸显。采取项目招商、环境资源招商、二次招商等手段,分地域分行业分项目做好项目推介和项目落实,抓好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在建项目43个,其中续建22个,新建21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2.99亿元,增长2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8.20%,位列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3405万美元,增长17.4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1.61%;列入自治区级大兑现项目11个,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均达100%。

    二、坚持“形象亮区”,着力提升建管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河东村、静兰村等整村改造工作深入推进,“一村一策”成效明显,“百名干部进村屯”工作稳步实施。全年累计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用地2641亩,完成拆迁面积25.50万平方米,征地和拆迁量均位列全市第一。莲花山庄、武装部独立营院和五一路与龙城路西一巷合围片区等三个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金沙角、风情港项目接近完工。实施辖区街巷和村屯道路改造,高新北路街巷“毛细血管”道路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市政设施维护工作扎实开展,硬化改造环江村、柳东村、牛车坪村12条村屯道路,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城市管理有序推进。全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共开展市容市貌环境专项整治420次,清理占道经营11.04万次,辖区市容环境进一步优化,“金壶杯”评比位列四城区第一,实现“三连冠”。“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三无”小区整治试点工作,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八一路农业银行宿舍、东台路翠园小区等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严厉开展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风暴行动”,共拆除“两违”面积43.27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绿满龙城”、“家园绿美工程”有效推进,完成了中山东路、解放南路、高岭路3条旧城街道的绿化彩化改造工程,辖区森林覆盖率达43%,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清查整治企业60家,辖区未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美丽城中·清洁乡村”活动扎实开展,投入经费近1300万元,开展清理整治活动200多次,出动干部群众3万多人次,清运垃圾2000多吨,清除小广告、墙面“牛皮癣”48万多条,清捡田园面积3600亩,排查养殖场85家,独静路、环江路和秦家村、皇娘山小苑等“城中村”及各村屯面貌明显改善。

    三、坚持“惠民安区”,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实现新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率先在全市实践小学优质均衡教育办学新尝试,景行小学潭中校区、弯塘小学文华校区正式挂牌,教育强区品牌不断提升。率先在广西成立城区教育信息化研究学会,大力推进现代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努力促进区域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校舍维修、更新学校课桌椅工作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中小学校车及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特色管理成绩喜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率位居全市前列,中考成绩继续名列全市前茅,教育优质特色进一步彰显。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发明专利工作成效明显,全年专利申请56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49件,位列全市第一;获专利授权量217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量60件。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切实加强,获上级科技项目立项102项,资金1353万元,科技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系列活动扎实推进。

    文体事业获得新进步。广泛开展刘三姐大舞台和柳堤大众舞台文艺汇演活动,共举办演出近30场;成功举办第二届西来寺新春文化庙会节,首次承办广西武术散打擂台对抗赛和中国足球业余联赛南区决赛,“欢乐城中”文体活动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三下乡”工作扎实开展,放映公益电影86场,观众达万余人,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社区书屋”建设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卫生、计生工作再创新佳绩。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及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防艾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静兰、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民众就医更加便利。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为全市通过国家卫生城考核作出重要贡献。出台《城中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实施办法》,在经济、就业、养老、教育等方面给予计生特殊家庭真情关怀。积极开展优生促进项目,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稳步开展,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和“幸福家园”建设,人口早教工作成绩显著,计生创“国优”工作有序推进。

    四、坚持“和谐乐区”,着力保障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持续创新

    社会保障成效显著。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各项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医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城镇居民参保6.3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58人,基础养老金发放1149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46万人次451.81万元,廉租房补贴683户181.25万元,分配廉租房125套、公租房85套。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助学工作稳步推进,发放残疾人特困补助金43.46万元。老有所养工作稳步开展,河东老人公寓开工建设。

    就业工作扎实有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双选洽谈会”等活动扎实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深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968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4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0人。劳动监察维权力度不断加强,处理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4起,群众劳动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社会管理基础夯实。突出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率先在全市开展聘请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街道、社区基层综治网络不断完善,交巡警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市交警支队城中大队、柳东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机关“210工程”[2]建设现场会参观点。新建“三大纠纷”、医患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平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效果明显,全年排查各类纠纷1697起,调解成功率99.53%。信访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定期开展区长大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来信来访121件317人次,到期办结率100%,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强化,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110件,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六五”普法、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推进。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辖区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编纂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道德城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人物漫画读本》,举办首届“道德城中”漫画作品展;以“道德讲堂”为平台,深入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继续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效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国防教育、征兵、双拥优抚工作稳步推进。

    五、坚持“廉洁立区”,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政务服务优质高效

    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视察和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组织做好人大代表视察政府工作24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31件,办复率、满意率100%。修订《城中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合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完成各类文件合法性审查162件。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425件,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区)工作,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5710件,群众满意率100%。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在政府门户网站、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公开各类政府信息9538条,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切实保障。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有效推进,西雅社区等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顺利完成。政务督查和绩效考评工作扎实开展,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度绩效考评获得全市优秀等次,连续两年名列四城区第一。

    政府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制定实施《城中区行政效能监察实施细则》和《城中区行政效能问责惩戒暂行办法》,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专项治理工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干部队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参加市“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真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执行财政预决算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严格公车使用管理,降低公共机构能耗。

    一年来,人事、编制、物价、宗教、侨务、档案、修志、人防、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向驻地部队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以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城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尚需进一步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改善任务还十分艰巨;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经济、城镇化工作会议及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个总目标”(建设“品质城中、幸福生活”、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战略重点”(建设柳州“城市生活核心区”和“城市形象展示区”),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优化作风,服务群众”、“科学管理,升华品质”三大主题,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施区委提出的“六个年”活动(深化作风建设年、经济优化升级年、城乡统筹推进年、城市名片塑造年、社会管理创新年、群众生活改善年),奋力推进“品质城中、幸福生活”建设更上新台阶,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经济优化升级,努力迈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推动服务业纵深发展。狠抓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强引导,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方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继续推进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引领全市服务业发展。依托风情港、金沙角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商业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宽五星中央活动区(CAZ)发展空间。着力推进河东柳来河中央商务区(CBD)建设,大力促进大型商贸项目建设,做好万达广场、荣和天誉、双渔汇和秀品天地等项目服务工作。推进五星商厦乐和城、阳光100梦之岛尽快落成开业,努力打造时尚精品百货。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以研发、培训、咨询为主的楼宇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金融、保险、中介、住餐批零等行业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健身、家政、物业服务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借力环江滨水大道项目建设,加快环江带旅游项目开发,扶持绿色生态休闲产业。积极引导村民开发利用好村集体三产用地,建设大市场,实现大发展。

    推进工业稳步发展。加大工业更新改造支持力度,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动银企合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短缺和融资担保难问题。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促进“三农”有序发展。深入实施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发挥近郊农业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正式启动“龙城十二谷”特色休闲农庄项目。加快推进环江村、柳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继续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保障水产畜牧业健康发展。继续做好林业管理、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深入推进滨水大道生态景观改造项目,保护森林资源。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创新招商模式,扩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树立“品质城中”品牌,进一步提升招商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优势,做优空间,盘活资源,积极谋划引进红星美凯龙等特色突出的高质量项目。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摸底调查,主动对接,全面接管并服务好高新片区企业。

    二、全面塑造亮丽城市名片,努力打造舒适人居新环境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五一路与龙城路西一巷合围片区、雅儒路73、75号地块和潭中东路中外运地块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力度,创新旧城改造模式。继续推进沿江景观、水上运动赛事匝道、莲花山庄、武装部独立营院等项目开发建设。开展棚户区改造试点,深化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改造。加强辖区街巷道路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集贸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基本完成静兰村、河东村等整村改造工作,推广实行“一村一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改造16条农村道路,完善村民回建安置小区路网、物业等配套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秩序。加快“智慧城市”[3]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全面整治占道经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狠抓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和渣土车管理。完善联合动态巡查执法机制,坚决严厉打击“两违”和非法采洗选矿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鼓励群众共同参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柳州城市最亮丽名片,力争再夺“金壶杯”。

    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美丽城中·清洁乡村”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开展“清洁村屯、美丽家庭之星”评选活动,确定三至六个自然屯为卫生保洁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着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环境、推进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4]治理、道路硬化和村庄绿化等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美化、彩化和家园绿美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继续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实现辖区空气质量总体优良,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目标。

    三、全面改善辖区民众生活,努力谱写民生改善新篇章

    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稳步实施《城中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师资为本,创新培养模式,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坊及“三名”工程,加强师德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达标、提速、增质”为目标,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努力打造优质均衡云教育平台[5],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探索公办民办合作办学新模式。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积极打造柳州市基础教育高地,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稳步推进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全社会发明创造活动。加强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建立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的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服务,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公共机构节能先进技术试点,以科技降能耗。继续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普进社区等各类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

    深入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加强城区、街道、社区(村屯)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面广、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惠民深度和广度,打造五星现代商业文化街、河堤大众健身长廊、大众文化广场等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不断提升“欢乐城中”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者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营造“群众文化群众办”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群众体育事业,兴建一批“全民健身路径”[6],引导建设社区大众健身场馆;培育和拓展市民广场、人民广场、柳侯公园、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等群众时尚健身区,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多层次文体需求。

    扎实推进卫生计生事业有序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做好柳东卫生院新建搬迁工作,进一步推进静兰、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使更多农民享受新农合提供的医疗保障。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深入推进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攻坚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水平。深入推进诚信计生,进一步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挥“幸福家园”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打造人口早教示范基地,提升人口早教品牌。依法有序实施国家“单独二孩”[7]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四、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

    加快推进创业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整合区域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服务,畅通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质量就业。尊重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做好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健全和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提升残疾人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质量。加快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加速推进河东老人公寓、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公益事业。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实现应援尽援。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城中”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综合管理能力。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大检查机制,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社区模式专题研究,总结提升柳侯社区管理模式,加快社区信息化和网格化服务融合步伐,建设“智慧社区”[8]。继续落实每年新增财力的20%投入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改善办事处、社区(村)办公环境。认真做好社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两委”班子。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区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全民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爱国意识,凝聚民族力量。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屯)创建工作,继续组织“十佳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评选和“道德讲堂”等活动,弘扬崇德尚善、争做好事的良好社会风气。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扎实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活动和“扫黄打非”行动,抵制丑恶低俗现象。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夯实基层武装工作建设基础,继续争创双拥模范城区。

    五、全面推进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塑造人民政府新形象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法治城中”创建活动,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坚持开展大接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调查研究,推广现场办公。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打造阳光政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完善政府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制度,塑造廉洁奉公形象。严格控制“三公”开支,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必将再次掀开中国历史全新的一页;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吹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号角,必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进一步激发柳州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们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功成不必在我,但求无愧于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努力奋进,开拓创新,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 注:

—————————

[1]“龙城十二谷”: 按照《柳州市“龙城十二谷”都市农庄总体规划项目》,在由柳东村和环江村组成的环江半岛打造“十二谷”,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在各谷以种植不同的水果品种或花卉为代表,“十二谷”分别为:芭蕉谷、葵花谷、石榴谷、龙眼谷、柚子谷、百花谷、荷花谷、樱花谷、桃花谷、红枫谷、油茶谷、梨花谷。

[2]“210工程”:2012年,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装备财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费保障、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保障、基础工作、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210项重点任务,即“210工程”。

[3]“智慧城市”:指以互联网、云计算、通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科学、智慧地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等各方面工作,通过全信息链应用体系,使城市具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企业、居民所涉及的各种活动的能力,实现互联互通、迅速灵活、高效优质、协同共享目标的一体化城市运营模式。

[4]农业面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5]云教育平台: 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可实现“一站式”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云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推出全新的教育信息化概念,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分享、互动交流于一体,使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根据权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从而让教育真正实现信息化。

[6]“全民健身路径”:是指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把群众喜爱的户外健身器材经过结构工艺上的特殊设计和处理,巧妙地安装布置在环境较好的社区、村、公园、绿地以及其他宽敞的公用活动场所,供群众锻炼的综合健身娱乐设施和新兴的健身器材。它使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有机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需求。对转变国民现代健身意识、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具有战略性意义。

[7]“单独二孩”:指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8]“智慧社区”: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
×
政府工作报告
城中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6-12-05 18:00 

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4日在城中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城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鸿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城中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品质城中、幸福生活”,打造柳州“城市生活核心区、城市形象展示区”和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认真履行“发展经济、管理城市、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工作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辖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初步统计(下同),全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7.5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10%;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20.01亿元,增长13%,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位列广西各县区第一和第二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7亿元,增长68.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25元,增长11.99%;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0元,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2‰。GDP、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均位列四城区第一位。城中区荣获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国家级示范县(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区)、2010-2012年度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西知识产权试点县(市、区)、柳州市2012年服务业发展优秀县(区)综合考评第一名、柳州市政务服务星级城区,以及自治区唯一连续荣获依法行政先进市县(区)、全市唯一的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坚持“三产富区”,着力彰显城区特色,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完成城中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引领全区服务业发展。辖区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7.40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增长15%。以五星步行街、龙城路为龙头的五星中央活动区(CAZ)集聚优势明显,河东柳来河中央商务区(CBD)发展势头强劲,重点商业项目有序推进,五象百货开业,南宁百货进驻锦业城市广场,万达广场、正菱大厦等项目开工,商业龙头地位及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东郡、阳光100、中房世纪广场、荣和天誉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房地产项目相继建成或开工,高端百货、品牌餐饮、大型超市、高档酒店等相继进驻,楼宇经济效益突显,经济活力明显提升。金融业标杆作用进一步增强,民生银行柳州分行、桂林银行柳州分行相继营业,形成了拥有浦发、光大、华夏、招商、中信、兴业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华安小额贷款、中联融资担保、西部证券、渤海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金融集聚区,金融投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完成“龙城十二谷”[1]项目规划,都市休闲观光旅游业有序发展。

    工业农业经济平稳增长。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推动工业产业从传统向现代、从低端向高端、从低效益向高效益升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4.80亿元,增长7.60%,完成更新改造投资22.62亿元,增长23.70%。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编制实施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突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强化实用技术培训,红肉蜜柚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高产早熟抗病辣椒、芦笋等无公害新品种进一步推广。重点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户增收方式逐渐多样化。加快推进农村三产用地项目建设,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滨水大道山体林相景观改造工程有序推进。辖区森林火灾受害率为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深入实施。水产畜牧生产平稳增长,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全面推进,免疫密度100%。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开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维护。

    招大引强工作成效凸显。采取项目招商、环境资源招商、二次招商等手段,分地域分行业分项目做好项目推介和项目落实,抓好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在建项目43个,其中续建22个,新建21个;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2.99亿元,增长23%,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8.20%,位列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3405万美元,增长17.41%,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1.61%;列入自治区级大兑现项目11个,项目履约率、开竣工率均达100%。

    二、坚持“形象亮区”,着力提升建管水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河东村、静兰村等整村改造工作深入推进,“一村一策”成效明显,“百名干部进村屯”工作稳步实施。全年累计为全市项目建设提供用地2641亩,完成拆迁面积25.50万平方米,征地和拆迁量均位列全市第一。莲花山庄、武装部独立营院和五一路与龙城路西一巷合围片区等三个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金沙角、风情港项目接近完工。实施辖区街巷和村屯道路改造,高新北路街巷“毛细血管”道路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市政设施维护工作扎实开展,硬化改造环江村、柳东村、牛车坪村12条村屯道路,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民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城市管理有序推进。全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共开展市容市貌环境专项整治420次,清理占道经营11.04万次,辖区市容环境进一步优化,“金壶杯”评比位列四城区第一,实现“三连冠”。“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三无”小区整治试点工作,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八一路农业银行宿舍、东台路翠园小区等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严厉开展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风暴行动”,共拆除“两违”面积43.27万平方米,位列全市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绿满龙城”、“家园绿美工程”有效推进,完成了中山东路、解放南路、高岭路3条旧城街道的绿化彩化改造工程,辖区森林覆盖率达43%,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继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清查整治企业60家,辖区未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美丽城中·清洁乡村”活动扎实开展,投入经费近1300万元,开展清理整治活动200多次,出动干部群众3万多人次,清运垃圾2000多吨,清除小广告、墙面“牛皮癣”48万多条,清捡田园面积3600亩,排查养殖场85家,独静路、环江路和秦家村、皇娘山小苑等“城中村”及各村屯面貌明显改善。

    三、坚持“惠民安区”,着力推动改革创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实现新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率先在全市实践小学优质均衡教育办学新尝试,景行小学潭中校区、弯塘小学文华校区正式挂牌,教育强区品牌不断提升。率先在广西成立城区教育信息化研究学会,大力推进现代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努力促进区域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校舍维修、更新学校课桌椅工作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展中小学校车及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特色管理成绩喜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率位居全市前列,中考成绩继续名列全市前茅,教育优质特色进一步彰显。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就。发明专利工作成效明显,全年专利申请56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49件,位列全市第一;获专利授权量217件,其中获发明专利授权量60件。科技项目申报工作切实加强,获上级科技项目立项102项,资金1353万元,科技项目质量不断提高。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系列活动扎实推进。

    文体事业获得新进步。广泛开展刘三姐大舞台和柳堤大众舞台文艺汇演活动,共举办演出近30场;成功举办第二届西来寺新春文化庙会节,首次承办广西武术散打擂台对抗赛和中国足球业余联赛南区决赛,“欢乐城中”文体活动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三下乡”工作扎实开展,放映公益电影86场,观众达万余人,辖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社区书屋”建设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卫生、计生工作再创新佳绩。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及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防艾攻坚工作扎实有效。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静兰、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民众就医更加便利。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教育,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为全市通过国家卫生城考核作出重要贡献。出台《城中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实施办法》,在经济、就业、养老、教育等方面给予计生特殊家庭真情关怀。积极开展优生促进项目,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稳步开展,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和“幸福家园”建设,人口早教工作成绩显著,计生创“国优”工作有序推进。

    四、坚持“和谐乐区”,着力保障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持续创新

    社会保障成效显著。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各项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医保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实现城镇居民参保6.3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1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158人,基础养老金发放1149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46万人次451.81万元,廉租房补贴683户181.25万元,分配廉租房125套、公租房85套。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助学工作稳步推进,发放残疾人特困补助金43.46万元。老有所养工作稳步开展,河东老人公寓开工建设。

    就业工作扎实有效。“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双选洽谈会”等活动扎实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深入推进,新增城镇就业968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4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0人。劳动监察维权力度不断加强,处理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4起,群众劳动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社会管理基础夯实。突出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率先在全市开展聘请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街道、社区基层综治网络不断完善,交巡警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安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市交警支队城中大队、柳东派出所成为全国公安机关“210工程”[2]建设现场会参观点。新建“三大纠纷”、医患纠纷和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平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效果明显,全年排查各类纠纷1697起,调解成功率99.53%。信访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定期开展区长大接访和干部下访活动,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群众来信来访121件317人次,到期办结率100%,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强化,为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110件,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六五”普法、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推进。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监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辖区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编纂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道德城中——践行核心价值观人物漫画读本》,举办首届“道德城中”漫画作品展;以“道德讲堂”为平台,深入开展“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主题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继续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效实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国防教育、征兵、双拥优抚工作稳步推进。

    五、坚持“廉洁立区”,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政务服务优质高效

    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推进。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的监督。高度重视人大视察和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组织做好人大代表视察政府工作24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31件,办复率、满意率100%。修订《城中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合法决策机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完成各类文件合法性审查162件。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有效开展,完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425件,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推进扩权强县(区)工作,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5710件,群众满意率100%。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在政府门户网站、自治区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上公开各类政府信息9538条,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切实保障。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有效推进,西雅社区等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顺利完成。政务督查和绩效考评工作扎实开展,绩效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012年度绩效考评获得全市优秀等次,连续两年名列四城区第一。

    政府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制定实施《城中区行政效能监察实施细则》和《城中区行政效能问责惩戒暂行办法》,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专项治理工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干部队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积极参加市“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真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执行财政预决算制度,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实行政府统一采购、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严格公车使用管理,降低公共机构能耗。

    一年来,人事、编制、物价、宗教、侨务、档案、修志、人防、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们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向驻地部队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各人民团体、工商联以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城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尚需进一步拓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改善任务还十分艰巨;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等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直接面对,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自治区和柳州市经济、城镇化工作会议及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个总目标”(建设“品质城中、幸福生活”、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战略重点”(建设柳州“城市生活核心区”和“城市形象展示区”),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优化作风,服务群众”、“科学管理,升华品质”三大主题,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实施区委提出的“六个年”活动(深化作风建设年、经济优化升级年、城乡统筹推进年、城市名片塑造年、社会管理创新年、群众生活改善年),奋力推进“品质城中、幸福生活”建设更上新台阶,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进经济优化升级,努力迈入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推动服务业纵深发展。狠抓服务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强引导,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方向,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继续推进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引领全市服务业发展。依托风情港、金沙角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商业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宽五星中央活动区(CAZ)发展空间。着力推进河东柳来河中央商务区(CBD)建设,大力促进大型商贸项目建设,做好万达广场、荣和天誉、双渔汇和秀品天地等项目服务工作。推进五星商厦乐和城、阳光100梦之岛尽快落成开业,努力打造时尚精品百货。着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以研发、培训、咨询为主的楼宇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支持金融、保险、中介、住餐批零等行业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健身、家政、物业服务等多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业。借力环江滨水大道项目建设,加快环江带旅游项目开发,扶持绿色生态休闲产业。积极引导村民开发利用好村集体三产用地,建设大市场,实现大发展。

    推进工业稳步发展。加大工业更新改造支持力度,推进企业“两化”融合,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推动银企合作,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短缺和融资担保难问题。深入开展“质量强区”建设,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促进“三农”有序发展。深入实施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发挥近郊农业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正式启动“龙城十二谷”特色休闲农庄项目。加快推进环江村、柳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继续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实做好失地农民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保障水产畜牧业健康发展。继续做好林业管理、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深入推进滨水大道生态景观改造项目,保护森林资源。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一批重点项目,创新招商模式,扩宽招商渠道,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开竣工率和资金到位率。树立“品质城中”品牌,进一步提升招商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优势,做优空间,盘活资源,积极谋划引进红星美凯龙等特色突出的高质量项目。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摸底调查,主动对接,全面接管并服务好高新片区企业。

    二、全面塑造亮丽城市名片,努力打造舒适人居新环境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大五一路与龙城路西一巷合围片区、雅儒路73、75号地块和潭中东路中外运地块等旧城改造项目建设力度,创新旧城改造模式。继续推进沿江景观、水上运动赛事匝道、莲花山庄、武装部独立营院等项目开发建设。开展棚户区改造试点,深化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改造。加强辖区街巷道路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集贸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水平。基本完成静兰村、河东村等整村改造工作,推广实行“一村一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力度,改造16条农村道路,完善村民回建安置小区路网、物业等配套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秩序。加快“智慧城市”[3]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全面整治占道经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狠抓建设工地文明施工和渣土车管理。完善联合动态巡查执法机制,坚决严厉打击“两违”和非法采洗选矿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鼓励群众共同参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柳州城市最亮丽名片,力争再夺“金壶杯”。

    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美丽城中·清洁乡村”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开展“清洁村屯、美丽家庭之星”评选活动,确定三至六个自然屯为卫生保洁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着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环境、推进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4]治理、道路硬化和村庄绿化等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美化、彩化和家园绿美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品质。继续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实现辖区空气质量总体优良,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目标。

    三、全面改善辖区民众生活,努力谱写民生改善新篇章

    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稳步实施《城中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坚持师资为本,创新培养模式,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坊及“三名”工程,加强师德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达标、提速、增质”为目标,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努力打造优质均衡云教育平台[5],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探索公办民办合作办学新模式。深入开展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改革,积极打造柳州市基础教育高地,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稳步推进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创新科技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推动全社会发明创造活动。加强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区建设。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建立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的自主创新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服务,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公共机构节能先进技术试点,以科技降能耗。继续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普进社区等各类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自主创新意识。

    深入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健全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加强城区、街道、社区(村屯)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面广、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惠民深度和广度,打造五星现代商业文化街、河堤大众健身长廊、大众文化广场等活动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不断提升“欢乐城中”活动品牌。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者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营造“群众文化群众办”的良好氛围。深入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群众体育事业,兴建一批“全民健身路径”[6],引导建设社区大众健身场馆;培育和拓展市民广场、人民广场、柳侯公园、马鹿山奇石休闲公园等群众时尚健身区,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多层次文体需求。

    扎实推进卫生计生事业有序发展。继续深入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做好柳东卫生院新建搬迁工作,进一步推进静兰、公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使更多农民享受新农合提供的医疗保障。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深入推进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扎实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攻坚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水平。深入推进诚信计生,进一步提升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发挥“幸福家园”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打造人口早教示范基地,提升人口早教品牌。依法有序实施国家“单独二孩”[7]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四、全面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稳定新局面

    加快推进创业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整合区域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服务,畅通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质量就业。尊重和保障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做好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健全和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提升残疾人生活、医疗、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质量。加快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加速推进河东老人公寓、居家养老服务站和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发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公益事业。加大法律援助力度,实现应援尽援。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城中”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不断提高社会综合管理能力。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大检查机制,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隐患排查治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处置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新形势下社区模式专题研究,总结提升柳侯社区管理模式,加快社区信息化和网格化服务融合步伐,建设“智慧社区”[8]。继续落实每年新增财力的20%投入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改善办事处、社区(村)办公环境。认真做好社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两委”班子。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区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全民教育全过程。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市民爱国意识,凝聚民族力量。深入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屯)创建工作,继续组织“十佳文明市民”、道德模范评选和“道德讲堂”等活动,弘扬崇德尚善、争做好事的良好社会风气。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扎实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活动和“扫黄打非”行动,抵制丑恶低俗现象。认真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夯实基层武装工作建设基础,继续争创双拥模范城区。

    五、全面推进为民务实清廉,努力塑造人民政府新形象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开展“法治城中”创建活动,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坚持开展大接访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调查研究,推广现场办公。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打造阳光政务。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完善政府各项管理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政府采购制度,塑造廉洁奉公形象。严格控制“三公”开支,规范政府机关公务接待和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必将再次掀开中国历史全新的一页;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吹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号角,必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因为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必将进一步激发柳州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人民的期待和重托,我们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功成不必在我,但求无愧于民。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努力奋进,开拓创新,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附 注:

—————————

[1]“龙城十二谷”: 按照《柳州市“龙城十二谷”都市农庄总体规划项目》,在由柳东村和环江村组成的环江半岛打造“十二谷”,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在各谷以种植不同的水果品种或花卉为代表,“十二谷”分别为:芭蕉谷、葵花谷、石榴谷、龙眼谷、柚子谷、百花谷、荷花谷、樱花谷、桃花谷、红枫谷、油茶谷、梨花谷。

[2]“210工程”:2012年,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装备财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费保障、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急保障、基础工作、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210项重点任务,即“210工程”。

[3]“智慧城市”:指以互联网、云计算、通信网、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科学、智慧地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等各方面工作,通过全信息链应用体系,使城市具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企业、居民所涉及的各种活动的能力,实现互联互通、迅速灵活、高效优质、协同共享目标的一体化城市运营模式。

[4]农业面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5]云教育平台: 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可实现“一站式”应用的教育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云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信息化边界,推出全新的教育信息化概念,集教学、管理、学习、娱乐、分享、互动交流于一体,使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等不同身份的人群,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根据权限去完成不同的工作,从而让教育真正实现信息化。

[6]“全民健身路径”:是指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把群众喜爱的户外健身器材经过结构工艺上的特殊设计和处理,巧妙地安装布置在环境较好的社区、村、公园、绿地以及其他宽敞的公用活动场所,供群众锻炼的综合健身娱乐设施和新兴的健身器材。它使力量训练和心肺功能训练有机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锻炼需求。对转变国民现代健身意识、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质量具有战略性意义。

[7]“单独二孩”:指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8]“智慧社区”:指充分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柳州市城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

网站信箱:czqgxj@126.com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127号

备案号:桂ICP备:12003747